2025年宁夏治沙生态行回顾

· 百万植树计划,机构新闻

2025年8-9月,来自9家企业、1所学校的共85位志愿者齐聚宁夏灵武市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用双手扎下1362个草方格、在450平方米的沙地上撒下灌木种子,亲自开启了一场与荒漠的绿色对话。

图1 百万植树计划2025年宁夏林地赞助商纪念碑 郭珈源摄

万事开头难,今年的生态行活动依然从草方格的扎制开始。志愿者们需要互相协作,在保证长宽1*1米的草方格规格要求下,一个人沿着直线铺秸秆,一个人用铁锹从秸秆中部扎入裸沙,使其站立形成屏障。在烈日的拷打下,一个个草方格在志愿者的手中铺设开来。草方格能够有效降低地表风速,是沙漠化治理中广泛采用的工程措施,意义非凡。

志愿者在扎制草方格 郭珈源、王凯摄
志愿者在扎制草方格 郭珈源、王凯摄

活动期间,降雨又悄然而至,这正是点播柠条种子的好时机,得益于其发达的根系以及耐旱、固氮等显著优势,柠条成为防风固沙领域的重要先锋物种,在生态修复工程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弯腰、拨土、点下种子,志愿者们小心翼翼地将希望撒下,期待它们在未来生根发芽。

志愿者在点播柠条种子 郭珈源摄

在扎制草方格和点播灌木种子之后,志愿者走进了百万植树计划2022年林地进行自然探索活动。三年过后,柠条形成一定灌丛,初步具备防风治沙功能,多年生植物替代一年生植物形成地表主要植被景观。在活动中,志愿者们通过现场辨认沙生植物,直观地感受到治沙带来的生态价值。

上海根与芽工作人员在介绍林地情况 郭珈源摄
志愿者在参与自然探索活动 郭珈源摄

此外,志愿者们还参观了保护区的防沙治沙博物馆,对于白芨滩数十年的防风治沙工作的困难与成就有了更加深入生动的体会。而在这些活动之外,生态位工作坊和沙漠化拼图工作坊则让大家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深化了对生态保护与荒漠化治理的认知。

生态位工作坊
沙漠化拼图工作坊

活动尾声,志愿者们来到白芨滩保护区一片未经治理的移动沙丘。远处望去,一侧是连绵的沙丘,风沙肆意舞动;另一侧,在草方格与一行行灌木守护下的治理区,生机盎然。这鲜明的对比让所有人动容——正是无数治沙人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才换来这里珍贵的绿意。

沙漠与远处的林地形成鲜明的对比 王凯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