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植树行活动回顾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起初,人们以为这只是一句屡见不鲜的谚语。后来,当狂风裹挟着大雪甚至是沙粒,大家才明白,原来植树的道路也并非一帆风顺,有时也需要经历些风雨才能收获更加艳丽的彩虹。

broken image

植树过后偶遇彩虹 王凯摄

2025年4月4日至4月14日,来自9家企业、2所学校等共72位志愿者来到内蒙古通辽市,参与到2025年内蒙古植树行中去。志愿者们互帮互助、不惧艰苦,身体力行支持当地治沙事业,在风与沙、雪与雨中一同种下1077棵杨树,给自己也给这片土地留下了难以忘怀的记忆。

broken image

植树航拍 Mattias Isaksson摄

带上手套、提起铁锹,志愿者们一排排向着裸露的沙地进军,大风、骤雨、冰雪,多变的天气与异常难挖的林地让这次植树变成了不小的挑战。

broken image

志愿者在挖树坑 Mattias Isaksson摄

植树之后,志愿者们还参观了塔敏查干沙漠,并前往百万植树计划2011年与2012年栽植的旧林地里进行修枝。沙漠里,狂风卷起沙粒不断吹打着志愿者的脸庞;林地中,高大的树行成为了志愿者天然的避风港。

broken image

志愿者在沙漠中 陈婷摄

broken image

志愿者在旧林地中 Mattias Isaksson摄

broken image

志愿者在修剪树枝 郭珈源摄

broken image

修枝过程中突降暴雪 Uncle Fisher摄

活动之际,上海根与芽工作人员的讲解让志愿者对于荒漠化及其成因有了更直观的了解,也对荒漠化治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roken image

工作人员在讲解生态位工作坊 Mattias Isaksson摄

broken image

工作人员在讲解生态位工作坊 Mattias Isaksson摄

在植树行的最后一个夜晚,志愿者彼此分享了对于此次植树行活动的感想。松软干裂的沙地,狂风与暴雪的侵扰,尽管环境恶劣却令人回味无穷,志愿者们品尝到了苦尽甘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是一段异常艰苦的道路,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与坚守。但风雨过后总会有彩虹,植树的尽头是充满绿色的生机。

broken image

优美的树行 郭珈源摄

特别感谢王子制纸、欧舒丹以及黄山玫瑰谷香料有限公司对此次植树之行的赞助和支持!

broken image